砚清可期林砚深沈清悦全本完结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砚清可期(林砚深沈清悦)
  • 砚清可期林砚深沈清悦全本完结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砚清可期(林砚深沈清悦)
  • 分类: 言情小说
  • 作者:予舒I
  • 更新:2025-10-25 20:38:32
阅读全本
书名:《砚清可期》本书主角有林砚深沈清悦,作品情感生动,剧情紧凑,出自作者“予舒I”之手,本书精彩章节:世人皆言,林砚深是经济学界一座不可逾越的孤峰,理性、严谨,拒人千里。 而沈清悦,则是财务系最耀眼的新星,清醒、独立,前途似锦。 一场各取所需的“合作”,让两条平行线骤然交汇。 一纸婚前协议,约定互不干涉,毕业即离。他们是校园里最陌生的师生,是生活中界限分明的“室友”,共同演绎着一场精心策划的戏。 他以为,婚姻不过是人生报表上一项可以精确计算的资产。 她坚信,唯有绝对的独立,才能抵达她想要的星辰大海。 然而,当理性的模型开始出现无法解释的变量,当规划好的人生轨迹悄然偏离—— 是在她病中他不眠不休的守候里?是在学术交锋时彼此眼中闪耀的欣赏光芒中?还是在流言蜚语袭来时,那下意识伸出的、想要保护对方的手上? 当沈清悦终于凭借自己的力量,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光芒万丈时,她回首望去。 那个曾立于孤峰之上的男人,正走向她,眼中盛满了与她一样的骄傲与爱意。 从契约开始,以真心为盟。前路漫漫,砚清可期。

《砚清可期林砚深沈清悦全本完结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砚清可期(林砚深沈清悦)》精彩片段


厨房岛台上,那几簇鲜嫩的、带着南国水汽的绿叶菜,仿佛成了整个灰色空间里唯一活着的证据。沈清悦的话音落下后,空气像是被抽干了,只剩下一种无声的、紧绷的对峙。

林砚深站在光影交界处,镜片后的眼眸深邃,所有的情绪都被完美地收敛在那层冷静的釉质之下。他没有承认,也没有否认沈清悦关于“家乡味道”的推测。时间在沉默中被拉长,每一秒都像是在试探着某种无形的边界。

最终,他移开目光,语气恢复了惯常的平稳,听不出任何波澜:“只是综合考量了南北口味差异和营养均衡后的选择。不必过度解读。”

一句“过度解读”,轻描淡写地将刚才那瞬间可能存在的微妙人情味,重新打回了冷冰冰的“综合考量”范畴。

沈清悦的心从刚才那短暂的、莫名的期待中缓缓下沉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晰的自我告诫。是啊,她在期待什么呢?期待这个连婚姻都能做成数学模型的男人,会流露出计划外的温情?这本身就是最不理性的奢望。

“是我冒昧了。”她垂下眼睫,声音也恢复了之前的疏离,“林教授考虑得很周全。”

恰在此时,门铃再次响起,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尴尬。

这次是真正的快递。一个不小的纸箱,寄件人清晰地写着林砚深母亲的名字。

林砚深签收后,将箱子搬进客厅,放在茶几旁。他没有立刻打开,而是看向沈清悦:“是我母亲寄来的一些……她觉得新婚家庭需要的东西。按照协议,这类涉及双方的家庭馈赠,需要共同处理。”

他的用词严谨得像在宣读合同附件——“共同处理”。

沈清悦看着那个箱子,仿佛那不是一个普通的包裹,而是一个潘多拉魔盒,里面装着来自“真实婚姻世界”的投射,即将闯入他们这个精心构建的虚假空间。

“需要现在打开吗?”她问。

“嗯。”林砚深找出裁纸刀,划开胶带。箱子里被填充得满满当当,最上面是一张手写的卡片,字迹娟秀:「砚深、清悦,愿你们新婚甜蜜,小小礼物,聊表心意。常回家吃饭。」

“回家吃饭”四个字,像一根柔软的刺,轻轻扎了沈清悦一下。她和林砚深,哪里有共同的“家”可以回?

林砚深面无表情地将卡片放到一边,开始取出里面的物品。一套典雅的中式茶具,一对绣着鸳鸯的丝绸抱枕,几条色彩鲜艳的手工编织地毯,甚至还有一套未拆封的双人情侣睡衣……

每拿出一件,客厅里那种极简、冷峻的风格就被冲击一分。这些充满烟火气和传统婚庆意味的物品,与他们之间冰冷的协议形成了尖锐又滑稽的对比。

沈清悦看着那对大红底色、鸳鸯戏水的抱枕,几乎能想象到它们被扔在那张灰色沙发上的违和感。而林砚深的眉头,从打开箱子起就没有舒展过,尤其是在看到那套情侣睡衣时,他的下颌线似乎都绷紧了些。

“这些东西……”林砚深看着摊了一茶几的“贺礼”,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,“如何处理?”

协议里可没有规定如何处置来自长辈的、不合时宜的关爱。

沈清悦看着他那副如同面对棘手数据模型的模样,心底那点莫名的憋闷忽然散了些,反而生出一丝想看看他如何解决这个“非理性难题”的好奇。

“按照协议精神,互不干涉且不影响彼此生活空间。”沈清悦尝试给出建议,“或许可以暂时收纳起来?比如,茶具可以放在厨房橱柜,抱枕和地毯……可以先收进储物间?”她指了指客厅一角一个隐蔽的柜门。

林砚深思考了片刻,似乎认为这是当前的最优解。“可以。”

于是,两人开始动手“清理”这些甜蜜的负担。沈清悦负责整理,林砚深则负责将它们归类放入指定的储物空间。过程中,不可避免会有短暂的协作和靠近。

当沈清悦拿起那对鸳鸯抱枕,准备递给林砚深时,他正好也伸手来接。指尖在空中短暂地触碰,一触即分。

他的指尖微凉,带着秋日空气的温度。

沈清悦像被细微的电流蛰了一下,迅速收回手。林砚深的动作也有瞬间的凝滞,但他什么也没说,接过抱枕,转身走向储物间,背影依旧挺拔从容,仿佛刚才的触碰只是幻觉。

将所有东西归置完毕,客厅终于恢复了之前的整洁与冷感,仿佛那些温暖的干扰从未存在过。只有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来自箱子的、淡淡的樟木和丝绸混合的陌生气味,提示着刚才发生的一切。

“好了。”林砚深关上储物间的门,如同解决了一个技术故障,“事情处理完了。你可以……”

他的话还没说完,一阵突兀的、咕噜噜的声音在安静的客厅里响起。

声音来源于沈清悦的腹部。她瞬间僵住,脸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染上一层绯红。从早上到现在,她因为紧张什么都没吃,身体在最不合时宜的时刻发出了抗议。

林砚深的话顿住了,目光落在她泛红的耳根上。

尴尬几乎要实体化,将沈清悦淹没。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。

“我……”她张了张嘴,想解释什么,却觉得任何解释都是苍白的。

林砚深沉默地看了她两秒,然后转身,走向那堆刚刚送来、琳琅满目的食材。他站在那里,背影显得有些……无措。是的,无措。这个在讲台上挥洒自如、在协议条款上寸土必争的男人,面对一堆生鲜食材,流露出了类似于面对未知领域的迟疑。

他拿出手机,似乎想点什么外卖,但手指在屏幕上悬停片刻,又放下了。母亲刚寄了东西来,如果点外卖的记录被某种方式“查岗”,似乎说不通。

他回头,看向还僵在原地的沈清悦,语气带着一种罕见的、不确定的探询:“这些食材……你会处理吗?”

沈清悦愣了一下,对上他的目光。他问的不是“你饿不饿”,也不是“我点个外卖”,而是“你会处理吗?”。这很林砚深——直接指向问题的核心:资源(食材)已具备,缺乏的是将其转化为可用产出(食物)的技术。

一种莫名的冲动,让她点了点头:“会一些家常菜。”

她看到林砚深几不可察地松了口气,虽然表情依旧没什么变化,但那紧绷的肩膀线条似乎松弛了一毫米。

“那么,”他让开位置,做了一个“请便”的手势,“合作协议可以临时扩展一下范畴。劳动付出,计入共同生活成本,月末结算时扣除相应份额。”

连做个饭,都要用上合同术语。沈清悦有些想笑,但又觉得这确实是最符合他们关系模式的方式。清晰,无拖欠。

“好。”她走向厨房,洗了手,开始审视那些食材。他买的种类很多,但很多似乎并不在他自己的认知范围内。她熟练地挑出几样适合快速烹饪的——一把青菜,几个番茄,一盒鸡蛋,还有一块看起来不错的里脊肉。

她系上旁边挂着的一条崭新围裙(估计也是他母亲清单里的),开始洗菜、切肉、打蛋。动作流畅,带着一种居家的烟火气,与这个冷冰冰的厨房格格不入,却又奇异地开始注入一丝生机。

林砚深没有离开,他靠在厨房的中岛台另一边,安静地看着她。他没有说话,只是看着。目光不再是教授审视学生的那种锐利,也不是合作伙伴评估条款的冷静,而是一种纯粹的、带着些许探究的观察。

他似乎很好奇,这些原始的、无序的食材,是如何在她手中变得规整,并即将遵循某种物理化学规律,变成可以果腹的、被称为“饭菜”的东西。这对他来说,或许是一个比金融市场波动更难以建模的过程。

沈清悦能感受到他的目光,这让她有些紧张,切菜的动作都下意识地更用力了些。她尽量忽略他的存在,专注于眼前。

热锅,倒油,下入葱姜蒜爆香,滑入肉丝翻炒……滋啦的声响和瞬间升腾的香气,终于驱散了之前那些尴尬和冷清。食物的香味,是任何高级香氛都无法模拟的、最原始的生命温暖。

不过二十多分钟,两菜一汤就摆上了餐厅的桌子。简简单单的番茄炒蛋,青椒肉丝,和一份紫菜蛋花汤。色彩分明,热气腾腾,与周围冷硬的环境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。

“可以吃了。”沈清悦解下围裙,说道。

林砚深走到桌边,看着桌上的饭菜,眼神有些复杂。他沉默地坐下,拿起筷子,夹了一筷子番茄炒蛋,送入口中。

沈清悦有些紧张地看着他。他的口味如何?会不会觉得太家常?或者不合胃口?

他细嚼慢咽,脸上没有任何表情,像是在进行一项严谨的感官测评。过了好几秒,他才咽下,然后说了一句:“味道很好。谢谢。”

语气依旧平淡,但“谢谢”两个字,在这种情境下,似乎比之前所有的公事公办,都多了一点点真实的温度。

两人默默地开始吃饭。餐厅里很安静,只有细微的咀嚼声和碗筷碰撞的轻响。这不是温馨的家庭聚餐,更像是一场沉默的……任务执行。

但无论如何,食物的温暖是真实的。胃里有了东西,连带着身体和心情,似乎都放松了一丝。

吃完饭,沈清悦习惯性地要收拾碗筷,林砚深却开口:“我来清洗。协议精神,分工合作。”

沈清悦没有坚持,看着他有些笨拙地将碗碟放进洗碗机,研究着各个槽位的功能,那副严谨的样子不像是在处理油污,更像是在操作精密仪器。

她回到客厅,坐在沙发上,看着厨房里那个高大的、与洗碗机“搏斗”的背影,心里那种奇异的感觉再次浮现。

今天发生了太多计划外的事情。疑似“家乡味道”的食材,来自长辈的“甜蜜负担”,意外的肢体触碰,腹鸣的尴尬,以及……这顿临时起意、却真实发生了的晚餐。

每一件事,都像一颗石子,投入了他们之间那片名为“协议”的平静湖面。

湖面之下,那些被理性死死压制的、名为“真实”的涟漪,正在一圈圈地,不受控制地扩散开来。

他坚持AA制,却准备了完全符合她口味的食材。

他抗拒一切形式主义,却默认收下了那对俗气的鸳鸯抱枕。

他追求绝对的效率,却愿意花时间研究如何使用洗碗机,来完成他所谓的“分工”。

这个男人,真的如他表现出来的那样,是一台完全由逻辑驱动的冰冷机器吗?

沈清悦望着他的背影,一个更深的疑问在她心中悄然扎根——

如果这一切“例外”都并非偶然,那么,在这场始于计算的合作里,最先无法保持绝对理性的人,会是谁?
查看完整章节

同类推荐

猜你喜欢